电磁兼容认证依据一系列国家标准,包括 GB 17625.1—2022、GB 17799.3—2023/IEC 61000 - 6 - 3:2020 等众多标准。在现代电子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各类电气、电子设备广泛应用,它们在工作时可能产生电磁干扰,同时也需具备一定的抗电磁干扰能力,以确保自身及周围其他设备的正常运行。这些标准对电气和电子设备在电磁环境中的性能要求进行了全面规范。
GB 17625.1—2022 规定了电气和电子设备接入公共电网时可能产生的谐波电流发射限值及测量方法,旨在限制设备对电网的谐波污染。GB 17799.3—2023/IEC 61000 - 6 - 3:2020 针对居住、商业和轻工业环境中的电气和电子设备,规定了其电磁辐射发射限值和抗扰度要求,确保设备在该环境下能正常工作且不对周围环境产生过多电磁干扰。GB 4343.1—2024/CISPR 14 - 1:2020 及 GB 4343.1—2018/CISPR 14 - 1:2011 主要适用于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电动工具等设备,对其电磁骚扰特性的限值和测量方法做出规定。GB/T 17625.2—2007/IEC 61000 - 3 - 3:2005 关注低压电气及电子设备对公共低压供电系统的电压波动和闪烁的限制。而 GB/T 17626 系列标准,如 GB/T 17626.2—2018/IEC 61000 - 4 - 2:2008 等,则分别针对不同类型的电磁骚扰,如静电放电抗扰度、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等,规定了相应的试验方法和要求。
通过电磁兼容认证,可确保设备在复杂电磁环境中既能正常工作,又不会对其他设备造成不可接受的电磁干扰,促进电气电子设备的兼容性和可靠性。